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把握形势变化 深化改革创新 奋力开创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
1月13日,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住房城乡建设工作重要论述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形势任务,部署今年工作。会议传达省领导批示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高义作工作报告。
会议认为,2024年是历程很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目标任务,聚力攻坚克难,着力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促转型。在住房和房地产方面。率先跟进出台6个方面、20条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配套措施,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1111个项目纳入“白名单”,授信1585亿元、投放1257亿元,保交房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持续巩固。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配售型保障房1.2万套。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474.7亿元助力住房消费,支持33.5万缴存人提取住房公积金37.6亿元支付房租,2.4万名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制度覆盖范围。在城乡建设治理方面。出台城市体检、金融支持城市更新、优化项目审批等政策措施,初步形成“1+6+8”政策体系。实施城市更新项目3610个、完成投资4610亿元。郑州、洛阳实施城中村改造127个,开工(筹集)安置房28.06万套。改造老旧小区31.79万户、完成“瓶改管”13.2万户、新建充电桩2.9万个,超额完成省重点民生实事。改造农村危房9686户、抗震房6955户。在建筑业方面。前三季度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609亿元、同比增长7%。新建绿色建筑9638万平方米,培育超低能耗建筑15.1万平方米,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618万平方米。培育省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29项。在住建领域安全稳定方面。强力推进燃气管道“带病运行”更新改造2568公里,整治燃气安全隐患10.12万个。完成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改2842栋,整治高层建筑安全隐患7.1万处。各省辖市初步建成城市生命线工程运行监测系统。有序完成地下管网更新改造5048公里。在基础支撑方面。《河南省城建档案管理办法》颁布实施,《河南省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河南省燃气管理条例》即将实施。遴选城乡建设科技创新重点培育平台10家,培育链上企业组建细分应用场景产业联盟8家,支持建设科技计划项目71项。新批准发布35项省级工程建设标准。新增技能人才21.16万人、高技能人才1.85万人。
会议强调,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住房城乡建设工作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牢牢把握做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政治方向和根本遵循。要进一步深刻学习领会、牢牢把握“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根本立场,进一步深刻学习领会、牢牢把握“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思路方法,进一步深刻学习领会、牢牢把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价值取向,进一步深刻学习领会、牢牢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底线要求,进一步深刻学习领会、牢牢把握在城乡建设中统筹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进一步深刻学习领会、牢牢把握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方向,确保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奋勇前进。
会议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四好”建设,立足“三个转型”、聚焦“五个重点”、守牢“三条底线”,把深化改革创新贯穿工作全过程,着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深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决打好“十四五”收官战,奋力推进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转型发展。2025年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统筹抓好化风险、稳市场、去库存、控增量,进一步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扎实做好保交房收尾攻坚。常态化实施房地产开发贷款项目“白名单”。推动落实好支持房地产存量政策,因城施策出台加力政策,更好满足群众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对住宅库存去化周期超过18个月的市县,加强住宅用地出让管控,坚持封顶标准从严审批预售许可,动态调整住房供应节奏。
二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着力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交易和使用管理等基础性制度。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开工(筹集)配租型保障房5.66万套、配售型保障房3689套,助力新市民、青年人轻装上阵。积极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提升公积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完善“好房子”标准体系,引导建设“好房子”。
三是扎实稳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抢抓国家城中村改造扩围政策机遇,重点支持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确实必需、条件成熟的项目,不搞大规模拆旧建新,积极稳妥推进货币化安置,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四是深化推进城市更新。统筹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加快完善政策标准,精准推进城市体检,计划实施城市更新项目3910个,改造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地下老旧管线1500公里,新建公共充电桩2万个,新建提升绿地1000公顷、口袋公园180个、绿道150公里,改造老旧小区1459个、24.35万户。
五是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智慧化水平。坚持标本兼治,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建成区“三高”区域安全运行监测。持续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强化涉燃气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推进管道燃气企业规模化整合。持续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六项工程”,落实四级责任体系,确保城市安全度汛。深入开展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健全监管机制,常态化开展自建房安全监管,提升消防审验效能,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六是加快推动建筑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深化改革创新,出台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壮大绿色建筑、绿色建材产业链,推动上下游联动发展。大力发展高品质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材,积极构建装修装配化绿色化新模式。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重点培育20家智能建造骨干企业,推动50个项目实现智能建造技术场景应用,打造现代化建筑产业新业态。强化建筑市场监管,持续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七是保护传承城乡历史文化资源。开展规划期限至2035年的《河南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全面普查认定,建立完善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名录。加强保护监管,推进活化利用,在城乡建设中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
八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结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积极培育发展中心镇,加强农房建设管理,持续实施乡村建设评价,巩固提升生活垃圾治理,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
九是加强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快完善住建领域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广共性先进适用技术,围绕四好建设加强标准支撑作用,培育不少于30家优质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十是谋划好“十五五”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主动对标对表,做好基础研究,加强重要工作谋划,强化法治保障支撑,把“十五五”住房城乡建设规划编制好。
会议强调,新的一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以“四个平台”建设夯实基层基础,以文明创建营造机关良好氛围,以清廉机关建设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快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转思路转方法转作风重实效。
会议还对岁末年初安全稳定、城市保供、推动一季度“开门红”等工作作出了部署。
厅领导班子成员,二级巡视员,总规划师、总经济师,驻厅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厅机关各处室、厅属事业单位、改制企业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省直相关单位、驻豫相关金融机构、省属相关企业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